close

陽光九九  






我國中秋節習俗由來於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禮俗,據《周禮》記載,周代已有“中秋夜迎寒”、“秋分夕月(拜月)”的活動;農曆八月中旬,又是秋糧收穫之際,人們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一系列儀式和慶祝活動,稱為“秋報”

 

中秋節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間盛行應是宋代的事情。北宋,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,並出現了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”的節令食品,賞月、吃月餅、賞桂、觀潮等節慶活動蔚然成風。明清時期,中秋始與元旦齊名,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。每逢中秋,各家都要設“月光位”,準備瓜果月餅,“向月供而拜”,所供月餅必須是圓的,瓜果切成如蓮花般的牙瓣。街市出售月光紙,上面繪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。祭月後將月光紙焚燒,所供的果餅分給家中的每個成員。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,人們互相饋贈月餅表達良好祝願,很多人家還要設宴賞月,一片佳節盛況。

 

明清以來,中秋節日益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,不僅全國各地,甚至在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和東南亞等地逐漸傳播開來。在賞月、吃月餅等活動的基礎上,各地還逐漸發展出“賣兔兒爺”、“樹中秋”、“舞火龍”、“走月亮”等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,使得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內涵,更加迷人。

 

中秋節習俗由來:吃月餅

。據說唐朝時期已經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,但是月餅作為食品名稱並同中秋賞月聯繫在一起,則是宋代的事情。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“宮餅”,民間俗稱為“小餅”,蘇東坡有詩雲: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。”南宋文學家周密在《武林舊事》中首次提到“月餅”的名稱。傳說元末,人們還利用月餅來傳遞反元資訊,說明當時月餅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,成為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。長期以來,我國人民對製作月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明清時期,餅師已經把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。

 

中秋節習俗由來:賞月

我國自古就有祭月和賞月的習俗。周代,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。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,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。到宋代,中秋賞月之風更盛,每逢這一日,“貴家結飾台榭,民間爭占酒樓玩月”。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,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“拜月壇”、“拜月亭”、“望月樓”等古跡。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,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,飲酒賦詩,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。如杜甫《八月十五夜月》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;宋代文豪蘇軾,中秋歡飲達旦,大醉而作《水調歌頭》,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。直到今天,一家人圍坐在一起,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。

 

中秋節習俗由來已久,現在人中秋節注重烤肉,月亮也被層層大樓掩蓋光芒,少了點中秋節氣氛,不過沒關係~因為

 

禮盒誠意你中秋節不過!

 

資料來源:網路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陽光九九土鳳梨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